今天就由新大渝人力小编带大家了解一下:1997年,16岁的张春生因家境贫寒辍学离开了家乡,怀揣着借来的50块钱只身来到了郑州打工。从当洗碗工到创办自己的出国劳务外派公司,张春生用经历证明,学历并不代表能力。
1997年,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,怀揣着50元钱,初中毕业的张春生独自坐车从驻马店确山老家来到了郑州。他从路边贴的小广告上看到关虎屯一个夜市排档要招洗碗工,在打听寻找了将近两天后,张春生终于找到了这个夜市,“当时的工资是管吃管住一个月150钱”。
“夜市凌晨四五点结束,我上午10点就开始起床干活。”张春生说,老板对于勤快上进的他很满意,第三个月就把工资涨到了300元。
做了一年多勤杂工之后,张春生跳槽到一家酒店做二厨,工资是600元。2002年,他用攒的积蓄和借来的共3万元钱,开了家小饭店,当上了老板。
生意有点眉目,老家得到消息的人都来投奔张春生。
“他们都和我当年刚来郑州时差不多,没个落脚点可能就睡在火车站,连坐公交车的钱都没有。”张春生认识烹饪学校的老师,也认识不少饭店的厨师长、烹饪主管等,很自然地就成了个桥梁,帮不少老乡找到了合适的工作。
一传十,十传百,来找张春生找工作的人越来越多。慢慢地,他把工作重心放到了帮老乡、朋友找工作上面。不仅烹饪行业的学生找张春生,电焊、汽修等各个专业的学生都来找他,而联系对口企业也越来越广,不少人还通过张春生远赴长三角、珠三角进入了知名企业。2004年,张春生成立了公司,专门从事劳务输出。
2007年,一个农民工出国打工让张春生了解到了出国劳务外派,经过一番考察,他开始从事农民工岗前培训以及出国劳务外派业务。 短短几年里,张春生成功地往阿尔及利亚、科威特、新加坡、沙特等十几个国家输送出国打工人员2万余人次,创造外汇收入累计达人民币30多亿元。
只有做好当下才会有更多机会
“做好当下就会有更多机会,只要你完全投入就一定会有收获。”张春生说,帮老乡们找工作时完全没想到要做出国劳务中介,只是想拉人一把,没想到从中发现了创业的机会,并且越做越大。
张春生说,人生无非两件事:一要把人做好,二要把事做好。把人做好了,就会有更多朋友,朋友也会给你带来更多机会。而把每件事做好,就会有做好更多事的机会。
张春生的公司现在经常招聘员工,其中不乏本科生、研究生,张春生要求他们必须从一线做起,“学历再高,不会做事也不行”。
“有的大学生总不能把当下的事情做好,光想着两年后我要如何如何。”张春生说,如果不把当下的事情做好,怎么会有“两年后”的事呢?
出国打工三年 临沂市费县农民张庆祥生活焕然一新
45岁的张庆祥是费县探沂镇的一名农民,在2007年之前,他从来没想到过自己会出国打工。不过,从国外回来后,有趣又难忘的经历不仅成了他的骄傲,也给家庭的幸福带来有力的支撑。
张庆祥是费县人,初中毕业后,一直在县城打工。“没出过山东,青岛是去过最远的地方。”张庆祥说。张庆祥每日的生活都在重复着工作、吃饭、回家陪老婆孩子……对他而言,除了生活有些拮据,其他并无不满。
随着孩子逐渐长大,家里的开销也渐渐增多。“俗话说‘贫贱夫妻百事哀’,我和老婆也常常因为钱的事情吵架。”张庆祥说,他开始琢磨怎么赚钱贴补家里。
2006年初,张庆祥从朋友口中得知出国务工挣钱多。“听朋友说出国务工一年能挣10万块钱,让我很心动,可是我又考虑到孩子才12岁,家里又有很多事放不下。”张庆祥犹豫不决。妻子张凤丽看出了丈夫的心思,鼓励他:“趁着还算年轻,出去闯闯吧,家里有我你放心。”
妻子的话让张庆祥下定决心出国打工赚钱,2007年11月,张庆祥带着忐忑的心到达日本松山机场。到达广岛后,张庆祥与另外几名中国工友同住一套楼房,房间内有基本的家具和生活用品。
张庆祥做的是食品加工项目,上班时间与国内无异,不过加班较多。因为加班工资是平时的1.25倍,所以张庆祥从不放过任何一次可以加班的机会。“出国务工就是为了挣钱,辛苦点不怕。”张庆祥说。因为回趟家路费高,在日本出国打工的三年,张庆祥没有回过家。
2010年,阔别家乡三年的张庆祥回到了费县。三年没回来,家乡也发生了不小的变化。回到家,妻子的白发因为操劳又增多了,而正在长身体的儿子,已经比自己都高了。
三年的出国务工别离,让团聚显得分外温馨。张庆祥给妻儿讲自己在日本出国打工的经历,辛苦而有趣。张庆祥说,出国归来,除了经济上的宽裕,家人朋友对待自己也发生了变化。“毕竟也是出国打工了一趟,他们都很想知道我在国外的点点滴滴。常有村邻到家里来咨询在国外的境况,也想出国打工赚钱。”张庆祥说,回国后,自己用出国打工攒的钱做了点小生意,生活一天比一天好。
“儿子也快考大学了,正是需要花钱的时候。是出国务工让我们有了今天的生活。我也希望儿子能好好考大学,受到更高更好的教育。”张庆祥说。
出国务工攒下第一桶金 回国开酒店,如想了解更多内容可关注微信公众号,内容由新大渝人力小编收集编辑,希望能帮助到你。
渝ICP备16003747号-1 人才服务许可证号:500107151010号 劳务派遣经营许可证号:5001072017010号 渝公网安备 50010702502756号
咨询电话:023-68609608 传真:023-68628415 邮箱:dcq368@163.com 地址:重庆市九龙坡区石桥铺科园一路200号渝高广场C座19楼